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李博)“两年的经历让我们所有人难忘,能有幸代表国家、代表北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建设,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荣耀。”我国援建非洲联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的竣工,让北京建院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现场管理组组长杨萌激动不已。
(资料图片)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总占地9公顷,其中一期占地5.35公顷,总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包括生物安全防护二级、三级实验室、应急指挥大厅、信息中心、行政办公及专家公寓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建院”)凭借具有现代创意的建筑设计方案、丰富的援外项目管理经验中标,负责项目设计和管理任务。
目前,杨萌正在前方进行收尾工作,他说,项目启用后将成为非洲大陆现代化的疾控中心,更好发挥协调、组织和应急管理区域公共卫生的作用,造福非洲人民。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效果图。 北京建院供图
设计创意:融入当地文化 展现生命力量
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所在地,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就建在那里。北京建院设计团队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等,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理念,对总部大楼进行规划设计。
北京建院第九建筑设计院院长助理、建筑所所长、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设计总负责人徐昊介绍,总部大楼建筑选取现代风格,采用寓意生命的DNA双螺旋线,在中轴线上形成两条交织的曲线,呈现动感延展之势。主建筑采用双塔的布置造型,呈双手托举之势,与非洲疾控中心徽章呼应,象征团结、博爱与力量。
建筑设计还充分提取非洲特色元素,展现地域特色。徐昊说:“总部大楼肌理呈现具有韵律的线形纹理,这种简单而有韵律的纹理常见于非洲各民族装饰图案,形成大楼立面线条肌理的‘褶’的形式也源自非洲木雕雕刻工艺。我们还采用非洲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的木雕线条,作为穿孔金属幕墙造型,通过疏密变化、光影流动,表现非洲的热情和活力。”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高49.15米,建筑面积18100余平方米。首层、二层设置报告厅、新闻发布厅、公共卫生博物馆、会议室、培训教室,以及餐厅、邮局等公共空间。相对独立的疾控中心各部门办公空间分别设在南北两幢主楼中,每个楼层按照标准化、模块化分别设置开敞办公、独立办公室、会议室等。
埃塞俄比亚白天气温达30摄氏度,建筑师创新利用自然通风和多向遮阳等被动式技术,在保证舒适度前提下极大降低了建筑空调能耗,实现了绿色低碳目标。设计团队还因地制宜,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绿色生态谷地景观。建筑师对原排水明沟改造再利用,保留部分低地,设计成如梯田般层层叠叠的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地形地貌和文脉,同时丰富了室外公共空间。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拔地而起。 北京建院供图
项目管理:战雨季抗疫情 打造精品工程
2020年12月25日,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北京建院负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管、对外移交的全过程管理,徐昊说:“我们派遣具有丰富援外工作经验和现场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团队,将援坦桑尼亚项目管理组长杨萌博士调往埃塞俄比亚。”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这个项目建筑体量大,工期紧,而且还建有实验室,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以上这些给我们带来很大挑战。”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杨萌主要工作是建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疫情防控等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按计划推进施工,并与各方协调沟通。
杨萌吃住都在项目部,用他的话说:“这样方便,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解决”。杨萌每天转工地,检查工人是否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对工程进度、质量及疫情防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杨萌说:“抢工期时,我们管理人员轮班盯在现场,精神紧绷着,一刻也不敢放松。”
进入雨季,瞬时降雨量大,积水最深能到膝盖。施工场地属于洼地,周边的水全都汇集于此。杨萌和管理组重点进行雨水防护。他们围绕项目挖了一圈两三米深的排水沟,就像护城河一样,周边的水先流到沟里,再通过涵洞引到市政排水系统,不让外面的水进入现场影响正常施工。而现场内部也做了一些小排水沟,水汇集后再用泵抽到排水系统,确保现场没有积水。项目组还把受降雨影响较大的施工工序调整到非雨季,最大程度降低影响。
援外事业:带着情怀出征 扛起使命担当
尽管杨萌以前一直驻非洲,然而到埃塞俄比亚执行任务还是首次。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誉。亚的斯亚贝巴海拔也达到2300多米,初登高原的杨萌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
“巡视施工现场体力消耗较大,活动多了之后就会感觉到头疼、胸闷。”杨萌说,经过一段时间边工作、边调整,他逐渐克服了高原反应。
据徐昊介绍,北京建院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服务国家对外援助事业,已参与60多个可行性研究项目,含20多个设计和管理项目,涵盖了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展览馆、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保障性住宅等民用建筑所有类型。徐昊说:“一代又一代北京建院人坚守初心,带着援外情怀出征,扛起使命担当。”
杨萌特别敬佩老一辈援外人,“那时条件更加艰苦,他们却不计回报,圆满完成使命,老一辈援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我们这代援外人是有援外情怀的,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援外事业甘于奉献。做援外工作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当各方评价我们建的项目比效果图还漂亮时,我们心里充满自豪。”杨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