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毕业了,孩子竟为这件事发愁?
“妈——妈——”
(资料图片)
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孩子拖着长腔,小小年纪,好像有事在发愁。
“怎么了,宝贝?”
“他们小班还能再借——两年书,我们就才借了——半年,就要——毕业了!”
原来他在为毕业后不能在幼儿园借书而惋惜。我也觉着幼儿园组织的借书活动非常好。
今年年初的时候,幼儿园开展了一项长期的阅读活动,组织了“21天阅读打卡”活动,作为启动仪式。幼儿园给每个孩子发了个人专属的专用蓝色书袋,孩子每天都会从幼儿园借一本书回来,第二天上学带回幼儿园还书,放学时再借一本新的。家长按要求注册了个小程序,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的借阅情况,还没有到家,手机上的小程序已经弹出提示“娃借阅成功”,点开这条消息,就能看到今天借了什么书,再点开相应的窗口,还可以看到孩子以往的借阅记录,以及班级、全园孩子的借阅记录。这21天,不仅要求孩子读书,还要把孩子读书的照片视频“晒”到小程序上,完成打卡任务的孩子会得到一份纪念品。
我一向对这种打卡活动嗤之以鼻:一是因为我很爱读书,也经常带孩子读书,家里的书很丰富,童书也有不少,都够开个小阅览室了,不需要外在监督;二是,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操作手机;三是这种把戏见多了,不外乎是商家和机构的宣传;所以我没有参加打卡,但是孩子借回来的书,我们都认真读了。
虽然没有参加打卡活动,但是我马上发现这项活动非常好,优点多多,值得推广。
第一,时效压力,每天必读。虽然我家书多,我会一次买或者借几本,由于借书的数量多,时间宽松,阅读就没有规划,有时候一天就读完了所有,有时候很久都不拿出来读,书籍随处乱放,喜欢的书随身携带……以至于我家曾经弄丢过图书馆的两本书。而这项活动,孩子每天带回一本,第二天就还,这就给了我们压力,每天一定要读完,绝对不能拖到第二天、第三天……乃至无限期地拖下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没有一次忘记读,也没有一次弄丢书。每天晚上睡觉前一起读书,已经成为了约定和习惯。
第二,内容丰富,品味多样。在儿童阅读上,我有点骄傲,虽然我是大人,但是我读过很多绘本和童书,专门修过儿童阅读课程,还受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邀请为上千位家长做过儿童阅读的讲座。我熟悉、收藏、借阅的绘本以经典为主。但是,经典毕竟数量少,要经过很多年、很多读者才能筛选出来,时效性差一些。再加上,受个人口味的影响,我选的读物内容风格就比较单一。相比而言,幼儿园提供的绘本就更加多样。借阅过程也是一种“交流”过程,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我个人阅读口味的单调,让孩子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第三,促进师生、亲子、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思考。这项阅读活动是以班级为最小单位开展的,一定时间内,班内同学是轮流借阅固定的一批书,就像小型图书漂流活动似的。同一本书,今天在我这里,明天就会到他那里,如果我觉得这本书很精彩,还会推荐给好朋友,好朋友就会提前去老师那里预订这本书。这种班级内部固定的借阅流通,能引起孩子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基于同伴之间的同频和平等关系,他们之间互相的推荐,效果往往优于老师和家长给的推荐。孩子之间对同一本书有了不同意见,还会去咨询老师和家长,这样通过读书又促进了师生和亲子间的沟通。一位孩子同学的妈妈向我讲起了她和孩子对《伊索寓言》个别故事的争论,并咨询我的意见。我除了给予分析和解答之外,更为这种亲子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感到欣喜。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
第四,高效借阅,节省时间。孩子每天的借阅都是在本班教室里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快放学的时候,老师组织孩子选书,选好之后,老师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完成借阅,非常方便。常见的学校借阅是去图书馆,但是幼儿园,包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以及安全问题,都得由老师统一组织带队去图书馆。这一来一回,一进一出,就得消耗半节课时间。一般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差不多是朝九晚六,也就是说家长上班前,图书馆还没开门,家长下班后,图书馆就关门了,工作日基本没有机会借到书。我也设想过,如果图书馆24小时开放,我会每天去给孩子借书吗?答案大概率是不会。因为需要下班后额外再去图书馆,找停车位,下车上楼,一进一出,挑书选书,半个小时都不够用。所以,在班里完成借阅,节约时间,高效!
我和孩子一样,都十分喜爱和留恋这项活动。点开借阅小程序,迄今为止孩子已经借阅了50本书,由于请假等原因,他的借阅量仅排在中游,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借阅数量都超过了50本,有6个孩子借阅量是60本,也就是一天都没有空过。通过微信,我访问了几位孩子家长了解孩子回家的阅读情况,家长都反映孩子很喜欢这项活动,借回家的书一定会看,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借助图画都能猜个大概。有个叫小茉莉的女孩,一定要和家长一起读完才会去睡觉。
我也就孩子的担忧设想过:这项活动可以在小学推广吗?一二年级完全可以,而且语文教科书也有相关的要求,例如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二年级下册“读读儿童故事”。有些儿童故事和绘本非常经典,无论什么年纪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再高一些的年级,要读更厚更长的书了,比如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无法做到一日借还,那么一周一次,可不可以?或者,孩子们已经在幼年养成了阅读习惯,到了高年级已经可以自觉阅读了呢?这些都可以再去探讨。我想只要真想读书,办法一定会有的。
(作者为天津语文教师)
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