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教学活动方式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2023-05-23 18:18:18


(相关资料图)

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实践领域的变化显著。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结构化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引领着教学活动方式变革,使学生在学科实践中生成素养。

新课标明确学科课程内容模块或主题由“内容要求(为什么教)”“教学提示(教什么)”“学业要求(教到什么程度)”三组内容组成,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同时,强化“怎么教”的具体指导,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实施基于单元(模块)任务的教学活动。单元(模块)任务的教学活动,根据“任务”来实施,解决学科问题,强调学科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学习,改变以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来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描写的都是北京的景物,但不同文本体现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手法迥然不同。教学任务可设计为“鉴赏散文抒情方法的异同”,从不同文本的对比中体会语言的张力,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以任务推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实施以情境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关于“情境”学科内容的阐述,各学科有所不同,如高中数学阐述为“教学情境和数学问题是多样的、多层次的。教学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每种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高中物理阐述为“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创设情境;物理规律的探究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但无一例外,所有学科都强调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学科问题。如关于高中“概率”内容的教学,可把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彩票等与概率知识相关的生活情境展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学习数学的能力。

实施注重学科实践的教学活动。教师整合学科知识,设计若干主题学习内容或教学实践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形式参与学科探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如小学语文学习“四大古典名著”单元,设计“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读书论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鉴赏故事精彩情节;运用写作知识,写“读后感言”和发言稿等。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学科实践活动,教师要从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学习内容到学习任务的有效转变,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科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周凌,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热文榜单